近年來,我國手機產量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對手機連接器的大量需求。手機連接器中,以電池連接器、SIM卡連接器、FPC連接器需求量最大,約占總需求量的50%。據環(huán)球資源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在電腦和消費電子市場突出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內地連接器市場將呈現(xiàn)兩位數的增長。
微薄化、高性能和低成本問題
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小型化要求元器件集小型化、薄型化和高性能為一身,這也促進連接器產品朝微型化和小間距方向發(fā)展。元器件的小型化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同時,針對中高端手機對速度、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升,還要求高可靠性。
上海安普泰科電子有限公司手機業(yè)務銷售經理徐培林表示:“手機主要的售后質量問題都與連接器有關,如經常發(fā)生的電池自動關機現(xiàn)象往往與電池連接器有關,問題并不在電池本身。”
手機連接器的種類多樣化,而且各家廠商根據不同的機型設計,其所需的連接器數量約在6個到10多個,數量不等。產品種類可以分為:內部的FPC連接器和板對板連接器、外部連接的I/O連接器,以及電池、SIM卡連接器等。
FPC連接器用于LCD顯示屏到驅動電路(PCB)的連接,目前以0.5mm產品為主,現(xiàn)已出現(xiàn)0.3mm產品。隨著LCD驅動器逐漸被整合到LCD器件中,F(xiàn)PC的引腳數會相應減少,從更長遠的方向看,將來FPC
連接器將有望實現(xiàn)與其它手機部件一同整合到手機或其LCD模組的框架上。手機中板對板連接器的發(fā)展趨勢是引腳間距和高度越來越小,目前主要以0.5mm間距為主,很快會發(fā)展到0.4mm甚至更小。
I/O連接器是手機中最重要的進出通道之一,包含電源及信號的連接,體積的減小和產品標準化將是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方向。SIM卡連接器以6引腳為主,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是在與SIM卡鎖定機構和厚度方面作改進,達到最低0.50mm的超低厚度及更便捷的SIM卡鎖定方式和防誤插功能。
徐培林表示:“由于手機壽命非常短,一般六個月就要換一部手機,同時手機又是成本敏感消費品。因此,廠商要保持技術上領先,不斷開發(fā)新產品,加快手機的開發(fā)速度,并爭取成本上的優(yōu)勢。”
他還進一步談到,手機連接器的成本平均為1美元,雖然與40美元到50美元的手機成本相比所占比例不大,然而,對于手機這個成本敏感的終端產品,主要芯片等有源元件的降價空間很小,而無源元件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競爭激烈,成為手機廠商壓低成本的切入點。該公司連接器的成本優(yōu)勢得自于其先進的技術和大批量生產。
標準化、可靠性和環(huán)保問題
安費諾公司中國區(qū)營銷經理肖一表示:“手機用連接器的發(fā)展趨勢基本上是配合手機的多功能化要求。未來的發(fā)展,第一個是標準化,因為它要跟一些移動存儲設備相連,比如說記憶棒、移動硬盤等相配
合,所以必須有一個規(guī)格協(xié)議,即互換性、兼容性。第二個是傳輸速度和抗干擾性,信號傳輸速度越來越快,并且要求有更好的屏蔽性。”
“要盡量實現(xiàn)標準化,特別是I/O連接器的標準化,各種接口要向標準化靠攏以保證不同機型的通用性,同時還可以控制成本,降低批量生產的風險。”徐培林講到。
另外,從元器件供應商的角度來看,手機向大屏幕、雙攝像頭方向演變。同時手機有兩個內置天線,由于折疊機比較小,接收天線放在I/O下面,很容易擋住信號的接收,因而需要一個專門接收信號的天線,以保證性能。對于中高端手機,連接系統(tǒng)需要比較高的可靠性,特別是在電子集成方面。為了滿足手機拍照功能,還在里面放了一些SP卡整合。
“整個手機市場變化太大,因而快速交貨很重要。對于短時間大
批量的需求,經常需要一兩個星期交貨,最好是有現(xiàn)貨。”徐培林講
到,“這對元器件供應商提出很大挑戰(zhàn)。”
手機的更新?lián)Q代加快使環(huán)保問題日益突出,降解材料的選擇成為關鍵。材質的輕、薄、柔性、高密度成為重要因素,同時導電性能要好,保證通話及拍照質量。許多廠商的連接器都采用銅合金和錫制造,以減少污染、適應無鉛化技術發(fā)展的需求。另外,根據連接方式的不同,應用材料也發(fā)生相應的改變。采用壓接技術時,可以應用PBT塑料;需要進行表面貼裝時,則采用能承受280℃高溫的LCP材料。
當前,國內手機連接器廠商不多,主要由泰科、Molex以及我國臺灣鴻海、連展等公司把持市場。一方面,由于國外大廠及合資企業(yè)已經形成了多年的穩(wěn)定供貨,新的企業(yè)很難進入;另一方面,國內廠商是常規(guī)的連接器生產方式,而國外大廠是靠大規(guī)模生產線、裝配線來保證質量和低成本,這是常規(guī)生產無法實現(xiàn)的。
相關鏈接
國內手機連接器廠商實力漸長
中國電子連接器協(xié)會(CECA)的數據表明,2003年,僅中國造消費電子連接器這一項的銷售就達到了18億美元,從而確保了我國內地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連接器領先產地的地位。連接器的銷售總額估計達34.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2%。CECA預測,2004年我國內地生產的連接器將占全球連接器總產量的17%。中國正在迅速成為批量購買這些部件的買主最重要的市場。
我國內地的連接器廠商大多立足于傳統(tǒng)的家電應用市場,在PC、汽車和通訊領域也表現(xiàn)活躍,憑借著區(qū)位優(yōu)勢和低成本策略攻城掠地。
實際上,很多本地連接器制造商都是以模具開發(fā)或制造起家,再逐漸滲透到連接器制造領域。由于擁有模具開發(fā)、制造和塑膠成型能力,因此無論是從成本控制上還是對客戶和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方面比較,他們都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優(yōu)勢。以合興電子為例,這是一家專業(yè)從事汽車電子、小型斷路器套件和電子連接器制造的企業(yè),擁有自己的注塑、沖壓、連接器和汽車線束裝配車間,年產斷路器套件8000萬套、汽車塑件3000萬套、各種汽車線束1200多萬套。在產品可靠性測試方面,該公司有自己的產品實驗室,可進行煙霧、震動、高低溫、恒定濕熱以及材料的硬度/拉伸強度/阻燃等實驗。
每一家連接器廠商都有自己鮮明的發(fā)展特點和產品注重領域。一些中國領先的連接器制造商一般都通過了ISO和UL認證,他們也正在做些必要的工作以將系統(tǒng)流程以文件的形式規(guī)范下來,如考核產品不良率和次品比例。“Made in China”產品留給人們的印象已經逐漸在改變,iSuppli的分析師Len Jelinek表示:“顯然,如果你關注一下中國的供應商,會發(fā)現(xiàn)他們制造元器件的能力已經提升了一大步。”
從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連接器工業(yè)展覽會(CICE 2013)似乎也可以看出一些我國內地連接器產業(yè)的茂盛勢頭。與往年由歐美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廠商唱主角不同的是,我國內地廠商的表現(xiàn)最為活躍。